歡迎來到伟德 官网!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學生工作 >> 心理健康 >> 正文

心理科普 | 習慣性否定心理

日期:2022年05月20日 點擊:[]  作者: 來源:

習慣性否定、指責别人,也是一種心理問題!

你有沒有經曆過當自己還在傾訴或者表達自己觀點時,與之交談者就開始否定你所說的一切,不是出于客觀角度,就是單純地為了否定而否定。

這裡,有一個專有名詞來解釋習慣性否定心理?

一、何為習慣性否定心理?

習慣性否定心理,就是不論你說什麼,對方嘴裡冒出的話都是否定句:你不行”、“你不能”、“這樣做不對”、“你不可以”,往往還伴随着搖頭、閉眼、皺眉等一系列動作。

反正不管你提什麼建議、想法,都會遭到對方的否定甚至打壓。想必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十分不友好的體驗吧。

二、那為何會産生這種心理?

自卑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每一個看似高人一等的表現背後,都藏着自卑感。”因為内心深處的自卑,使自己無法接受自己, 于是便幻想出自己的優越,并一味地否定别人,證明自己才是正确的,以此來緩解内心深處的自卑,實現心理平衡

無知 無知者無畏。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為自己因匮乏知識而感到羞愧,往往有這麼一群人僅懂得皮毛卻也大放阙詞。也正是因為無知,所以他們并不懂得謙卑,隻會貶低别人擡高自己唐突别人刻畫自己否定别人肯定自己

其實,否定沒錯,抽象一點,否定就是批判。批判的思想之于我們能讓我們看待思考問題更理性。但偏離客觀事實的習慣性否定反而是不可取的。

三、遇見這種情況該如何面對并解決呢?

1.告訴自己也許對方并不是在針對你

那個喜歡否定你的人,其實也會去頻繁否定他人,所以對方并不是在針對自己,那麼此刻,他所說的話也不能全聽進去。

2.肯定對方,用互惠法則去影響對方

心理學上,有一個互惠法則——當你嘗試去給予對方積極肯定的時候,對方也會轉變态度,卸下身上的防禦機制,慢慢減少對你的攻擊性

當我們和另一個人表達自己觀點時,就要有與他人觀點相左的心理準備和被否定的勇氣,經得起批判,才能達到真正的思想交流。

但如果傾聽者是個習慣性否定他人的人,也不要因此打亂自己的思想節奏,對于對方所說的要有取有舍

所以,你擁有足夠的勇氣和胸懷了嗎?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西大街79号
郵編:030024 電話:0351-6010031
郵箱:tyut_dlxy@163.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