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尋找愛情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擦亮雙眼,理性辨識。或許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公主夢王子夢,期待找到自己的真愛。那麼,什麼樣的情感才是愛呢?當你有悸動的時候,如何辨别是不是愛情呢?37
我會覺得一見鐘情是一個非常好的建立浪漫關系和自我覺察的契機。事實上我們男女也分别有一套這種放電的信号來吸引對方,這種放電的信号可以測試雙方的感覺,可以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去捉住對方的心,所以一見鐘情也可以說是我們進化出來的一種能力,或者是說一種方式。所以我們說愛情裡面其實是有一些非理性的成分的,比如一見鐘情,就沒有辦法很好的用理性去解釋。
往深了講,它其實有非常多的潛意識的需要,這種無意識的需要,它會默默的指引我們對某一些人就感興趣。通常我們會對那些能夠很好地滿足我們非常渴望的那部分需要的人感興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一見鐘情其實是非常好的自我覺察的契機。如果你發現好像你對某一個人看到TA那一瞬間,你就非常的動心。你也可以問問你自己,TA是怎麼吸引我的呢?然後進一步問問自己,TA讓我聯想到了誰?這其實是在看我們戀愛對象的原型。那麼你認為TA可以帶給我什麼?這個其實是在覺察我們内心的需要。
Q1:何區分喜歡和愛?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斯滕伯格的著名的愛情三元論:斯滕伯格把愛情分成了三個維度,第1個維度是親密,親密就是有話可說,并且覺得心理上的距離很近。第2個維度是激情,像一見鐘情時身體的反應是比較明顯的,看到這個人就臉紅心跳,想到TA身體上就會有反應,甚至有性的沖動,是激情的成分。第3個維度是承諾,你願不願意維持和TA的關系?你願不願意和TA維持很長時間直到一生的這種關系?
單純的隻有親密的成分,我們就會說它是一種喜歡,就像好朋友一樣。如果隻有激情就是一種迷戀、也就是一見鐘情最一開始的那種狀态。如果隻有承諾,就像以前舊社會的時候,誰家有地位的人看上了某一個姑娘,就直接娶進門,但這對于姑娘來說它就是一個空愛的狀态,隻有承諾就隻是一門親事,其他都沒有。
不同的組合,比如說親密和激情,組合起來的是浪漫之愛,好多娛樂圈裡面可能是這種。如果隻有親密和承諾,那是伴侶之愛,老夫老妻有的時候是這種狀态,如果隻有激情和承諾,可能比如說一開始一見鐘情,少了相互認識的過程,立馬就去領證的,這是愚昧之愛。
三種皆具備的愛我們稱之為完滿的愛,滿滿的愛,在生活當中基本上是很少能夠一直存在的,實際生活當中可能是三個裡面會偏重其中的一兩個。
當有同學來問我說,老師我想要知道我是喜歡TA還是愛TA,我可能不會直接拿三元論在咨詢裡面去回答,我可能會去問TA,分清楚這個問題,對你來說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如果你發現自己是喜歡TA,那會怎麼樣呢?如果你發現自己是愛TA,那又怎麼了?你在擔心什麼?這個可能才是我更加關心的事情。所以你表面上是在問我你是喜歡TA還是愛TA,但這個問題背後可能有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