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清華課堂原來是這樣的!”這是來我院電氣18級的“清澤學子”的感慨。
春季學期伊始,在成功實現在線開課、各門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慕課堂)、超星(學習通)、學堂在線、釘釘等平台有條不紊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我院《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成功與清華大學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順利對接,正式成為其“克隆班”,312名電氣學子也真正走入了“清華課堂”。
一:統一部署,精心準備
線上教學之初,曲兵妮老師的《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根據教學大綱選定的是“學堂在線”平台,為應對集中開課各大平台網絡擁堵造成學生學習過程不暢的問題,曲老師建立班級QQ群,利用課前推送預習計劃、下課前知識點搶答、課後群内答疑等方式活躍學習氣氛外,也積極關注了B站的清華大學标杆視頻。
在學校積極與清華大學對接“克隆班”課程後,彙總教學需求,提交課程教學大綱,學校教務部積極協調,努力溝通,最終教務部為我院曲兵妮老師的《數字電子技術》課程匹配了清華大學的《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清華大學在電子技術方面入門性質的專業核心基礎課,也是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清華大學首批标杆課程。
這樣,曲兵妮老師的《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清華大學克隆班”在第三周正式成立。清華大學課程名稱為《克隆 .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主講人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王紅教授,對應于伟德 官网課程名稱《數字電子技術D》及《數字電子技術X》課程,上課的是我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8級8個班以及工科試驗班的學生共312人。
課程對接是成功了,清華大學和伟德 官网都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清華大學為《克隆 .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專門配備了課程助理,以确保克隆課堂的正常運營。伟德 官网教務部為《克隆 .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配備的課程助理是教務部楊陽老師,教務部黃雨田副部長也進入雨課堂,實時了解克隆課堂的上課情況,落實克隆課堂的可行性。
曲老師對于學生的反應以及接納程度還不是很有把握。本身學生對于“線上教學”的不同平台之間課堂切換、以及開學之初的網絡卡頓、網上錄播課程不如課堂學習的一些不便學習之處, 已經有些反應,現在又引入“清華克隆課堂”,學校和老師的初衷無疑是良好的,但學生未必會接納。曲老師本着“以學生為主”的負責任的教學态度,進行了簡單的教學問卷調查,有的班2:1贊成對接“清華克隆課堂”,有的班1:1,也有的班1:2不贊成,贊成的隻占微弱優勢,這又給曲老師出了一道難題。曲老師開始做大量的引導工作,不斷分析利弊,以及針對學生的“二次課堂”的講解補充,繼續的答疑交流等舉措解決學生的後顧之憂,并且承諾學生先試聽一周,如果大部分同學還是不太接受,尊重大家意見。學生這才安心地進入“清華課堂”學習。
二:“清華學風”浸潤“清澤學子”
有了精心的準備,效果果然不一樣,一周課後,學生從原來的排斥、畏懼心理到慢慢接納、改變、積極采取措施,迎頭趕上,清華“嚴謹”、“求實”的學風不斷浸潤着“清澤學子”,并内化為他們積極進取的學習态度。
清華大學采用荷塘雨課堂+ZOOM會議的授課方式,伟德 官网采用荷塘雨課堂+騰訊會議(利用騰訊會議對ZOOM會議投屏)+釘釘直播(備用會議室)的方式,學生可以看到授課過程的所有動畫和王紅老師的勾畫,宛如進入久違的教室。
清華的王紅老師強調預習,注重啟發式教學,課堂上内容基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對課程廣度和深度都有恰當的拓展;王老師在雨課堂發布課前預習内容,共享語音直播内容,學生可以通過回放溫習課上内容;同時王老師專門針對我校學生們錯過的開學1-2周的學習内容,非常貼心地在雨課堂發布了PPT課件;王老師在課前10分鐘開啟視頻,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她上課前的狀态,讓學生覺得上《數字電子技術》課程非常有儀式感。
這才有了電力學子們的感慨,“哇!清華課堂原來是這樣的!”。
電氣1801班劉婷玮同學就說:“我剛開始接觸這個課的時候,其實是挺抵觸的,因為第一堂課講的特别快,我預習工作沒做好,所以就有跟不上的情況,當時其實挺煩的。後來第二次課上課前好好預習,發現課上竟然能跟上了,當時心裡挺開心的。後來好好想想這個事情,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非常有幸能體驗到清華網課,跟朋友聊天也了解到這是很多專業所沒有的,之前所以抵觸是因為自己太懶了,總是不想多做一些努力”。
而更多的是同學們從被“清華課堂”碾壓的感覺中,化壓力為動力,分析問題,努力總結提高。從學習方式、學習習慣到自律行為、清華精神的内化、提升。
“十分幸運我們能夠獲得如此機會,知識固然重要,然而知識背後折射出的做事态度與學習方法,才是決定我們以後能否尋找自我、發現自我、創造自我的關鍵。課程雖短,但其蘊含的哲理讓人警醒。再次感謝清華大學和伟德 官网優秀的老師們。”,電氣1808班畢吉禹同學如此感想。
現在大家都非常珍惜和享受王紅老師的克隆課堂,也折服于王老師的氣場和個人魅力,說“清華就是清華”,“清華課堂”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對課程學習的濃厚興趣,更改變着同學們的行為習慣,進一步嚴于自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将不斷浸潤“清澤學子”,并将伴随他們的“清澤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