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當地時間9月20日21時,德國“極星”号和俄羅斯“費德諾夫院士”号破冰船,鳴笛起航。從挪威特羅姆瑟港出發,一路駛向北冰洋中心地區,執行由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IASC)組織,德國亥姆霍茲極地與海洋研究中心(AWI)發起的“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計劃”(MOSAiC計劃)。作為中方代表隊的成員之一,我院的博士研究生左廣宇随俄羅斯“費德諾夫院士”号破冰船開始向北極點進發。
參加此次國際北極科考,左廣宇博士将在北極點安裝我院研制的16套海冰溫度鍊浮标、安裝我院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研制的北極無人冰站1套,監測數據将遠程無線傳輸回我院數據接收平台。預計左廣宇博士将于10月初抵達北極點,完成安裝任務和現場觀測任務後,将于11月3日和部分中方科考人員返回國内。
MOSAiC計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際北冰洋科考活動。此次是我院極地工程與裝備研究院首次派員參加國際聯合科考行動,對今後我院的科研成果獲得世界同行的認可和推廣、為國際北極科學家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提供可靠現場數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MOSAiC計劃由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倡導,德國亥姆霍茲極地與海洋研究中心牽頭,共有來自19個國家的600多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其中,為期一整年的北極多科學綜合考察。本次考察将把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号(Polarstern)”凍在北冰洋中央區的海冰中一整年,将其作為臨時科考站,采集北極地區大氣、海冰、海洋、生态等多學科完整年度的數據和資料,進一步了解北極各圈層及其相互作用,從而加強理解北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性。根據多年資料預測,“極星号”将随着海冰的漂流,從北極點附近逐漸往大西洋移動。